【理响中国】中国与世界发展的价值遵循
可以说,欧洲的表现进退失据。
可以说,欧洲的表现进退失据。几个月来美国通货膨胀率从不足4%一路飙升,甚至达到9.1%,为40年来最高,2022年通货膨胀率预期不低于8%(见图1)。
LNG欧洲TTF均价上涨到36美元/MMBtu,一度攀高到60美元/MMBtu以上。可以说,为扼杀该管道,美国无所不用其极,欧洲不但密切配合,甚至成全了美国的设想。一是欧洲要额外组织1.8亿吨/年的油源。在俄乌冲突几方博弈过程中,无不体现能源武器的威力及其战略意义。这说明,美国对该管道的认识已从抵制上升到国家战略层级。
地处东亚的日、韩两国由于政治、军事等诸方面缺少独立性,在能源领域也不得不听命于美国,服从于环大西洋能源圈,除维持既有能源来源和勉强维持从俄罗斯少量进口外,增量能源需求将更多来自于环大西洋能源圈。如今,能源与粮食、贵重金属等战略物资再次成为大国博弈的武器。2021年美国已经以9 125万吨的LNG产能赶超澳大利亚的8 720万吨和卡塔尔的7 700万吨产能,从低位起步登顶为全球第一大LNG生产国。
可以说,欧洲的表现进退失据。几个月来美国通货膨胀率从不足4%一路飙升,甚至达到9.1%,为40年来最高,2022年通货膨胀率预期不低于8%(见图1)。LNG欧洲TTF均价上涨到36美元/MMBtu,一度攀高到60美元/MMBtu以上。可以说,为扼杀该管道,美国无所不用其极,欧洲不但密切配合,甚至成全了美国的设想。
一是欧洲要额外组织1.8亿吨/年的油源。在俄乌冲突几方博弈过程中,无不体现能源武器的威力及其战略意义。
这说明,美国对该管道的认识已从抵制上升到国家战略层级。地处东亚的日、韩两国由于政治、军事等诸方面缺少独立性,在能源领域也不得不听命于美国,服从于环大西洋能源圈,除维持既有能源来源和勉强维持从俄罗斯少量进口外,增量能源需求将更多来自于环大西洋能源圈。如今,能源与粮食、贵重金属等战略物资再次成为大国博弈的武器。中国政府视双碳为不可动摇的庄严承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经之路,实现双碳目标不是权宜之计,不因国际局势的变化而改变,中国始终在不折不扣、按部就班地层层推进双碳战略。
要想短期内快速完全摆脱对俄能源依赖,保障欧洲天然气需求,美欧再怎么筹谋也难以实现。为此,美国将始终瞄准欧洲这块高端能源市场。21世纪以来,俄乌之间、俄欧之间多次斗气,能源武器的威力均得到淋漓尽致的显现。到2021年中国风电、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已达到6.35亿千瓦,年增长18.7%。
在亚洲和欧洲市场LNG价格高企的同时,美国国内天然气市场价格也同样被推高,美国国内HH价格上涨到7美元/MMBtu,一度高达破记录的8美元/MMBtu。页岩气的连年急速增长使美国近年来快速兴建了大量LNG厂,发展了大规模的LNG生产能力,生产的大量LNG需要向国际市场出口,而且产量增长势头越来越旺。
天然气出口国主要是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经中亚天然气管道往东向中国输送天然气,2021年三国输往中国的天然气分别为315亿、59亿和43亿立方米。欧盟进口俄罗斯天然气减少2/3就意味着要减少969亿立方米(2021年从俄罗斯天然气进口1 453亿立方米)。
2011年11月北溪-1天然气管道建成投产,为在2019年与乌克兰运输合同到期后尽量减少过境乌克兰天然气,并满足西北欧不断增长的进口需求创造了条件。加上就业增长放缓,加息将导致经济在2023年陷入停滞。一度席卷全球的碳中和目标在俄乌冲突和俄美、俄欧战略冲撞中受挫,能源转型只能在曲折中推进全球能源格局重塑。意大利的燃煤电厂过去几个月一直在囤积煤炭。一是美国大量LNG迫切需要寻找市场,并且利用资源在欧洲谋求地缘政治优势。到2027年完全摆脱对俄罗斯的天然气依赖。
中亚能源出口国主要有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它们主要出口天然气,哈萨克斯坦还出口大量石油。对此,虽然个别头脑清醒的欧洲政治家有所认识,甚至力图挽救这一局面,奈何欧洲自二战以来从未实现政治独立,因此在未来环大西洋能源圈中充当配角并被榨取利益的命运无法改变。
综上所述,页岩革命使美国完全实现了能源独立,大量LNG需要出口。哈萨克斯坦出口的部分石油经中哈原油管道输往中国。
据IHS Markit统计,俄乌冲突前夕,美国LNG已挤占欧洲大量市场份额。三 能源武器化推动全球能源格局向两个半球化演进历史上能源多次被用作武器,其效力屡试不爽。
亚洲市场将减少海上LNG的进口。美洲、非洲和中东等地区可能成为欧洲的替代油源。进一步按原油物性分析,与中质含硫的俄罗斯乌拉尔原油相似的主要有中东的苏伊士混合原油、巴士拉轻质原油,北美的Mars原油和西非的Mostarda原油等。另一方案是由旧船改造,现有FSRU就有1/4由旧船改造而来,新加坡、迪拜和中国的一些船厂可实施改造,但设计和长周期设备的订货使得改造仍需1~1.5年。
目前,美欧双方已签订合约,到2027年美国每年将为欧盟提供530亿立方米LNG。可见,美国经济似已出现滞涨。
构建亚洲能源圈对中、印等国皆是利好,两国庞大的油气消费市场需要稳定的能源供应。扩大与美国LNG贸易规模,既有助于限制美国的脱钩战略、避免中美之间滑向新冷战,也可获得廉价能源。
这三股地缘政治力量激烈博弈,导致全球油气贸易流向大洗牌。于是全球将在这一趋势下形成新的石油供需平衡。
超高的油气价格和强劲的出口充实了俄罗斯政府的金库,减弱了高通胀,但外资撤离、装备技术和零部件进口受限等仍对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如果剔除地缘政治因素,美国西德克萨斯轻质中间基原油价格(WTI)和Henry Hub气价(HH)分别在70~80美元/桶和3美元/MMBtu上下徘徊,LNG的欧洲TTF价格在15~20美元/MMBtu之间波动。其一,全球油气价格居高不下。2021年以来道达尔的并购新能源项目就有21起、BP公司有18起、壳牌有16起。
法国两大炼油厂工人罢工长时间持续,导致炼厂减产60%,加油站供油紧张,政府不得不以释放储备方式增加供给,缓解紧张局势。欧洲在俄乌冲突中紧随美国对俄罗斯进行连番制裁,导致俄罗斯渐次少供、断供天然气,致使其以超高价格购买美国LNG。
二 碳中和势头受挫,全球能源格局面临重塑近两年来,全球双碳和能源转型引领世界潮流,各国纷纷表态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节点和关键指标,各能源企业也纷纷响应,承诺加快行动。荷兰取消燃煤电厂产量不超35%的上限。
俄乌冲突爆发后,美欧连番制裁、欧洲摆脱对俄依赖等一系列操作几乎直接宣告了该管道的死刑。奥地利重启南部一座已经关闭的燃煤电厂,让第二个完全淘汰煤电的欧洲国家重回煤炭时代。
「小礼物走一走?雪碧可乐来一罐!」
还没有人赞赏,支持一下吧
哇~真是太棒了